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课题研究 >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

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

2012年03月31日 16:13:59 来源: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心学校 访问量:804

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》

实施方案

一、课题提出的背景:

从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、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、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,一生成就斐然。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: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,因此,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。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,再仔细分析一下,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、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: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大事。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,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,不需要别人的监控,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。习惯一旦养成,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,必将受益终生。目前虽然教师、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认识,但对于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欠缺困扰着行动

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来看。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,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。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认知的不断提升,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。张国忠认为: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习惯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校教育中,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,是推进素质教育,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,也是提高学校教育针对性、实效性的必由之路。

红寺堡区教育发展背景看。近年来,经历了从“两基迎国检”向“基础教育综合质量工程”的转变,经历了从“应试教育”向“校园文化艺术节”“阳光体育运动会”的转变,经历了重视主要学科向重视综合学科转变;也就是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推进,从外延发展向内涵转变,从知识中心向素质教育的过度。作为学校,如何在崭新的教育背景下,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?着眼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?确立“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”课题,符合红寺堡区教育形式发展的要求,符合每一位学生健康、全面、持续发展的要求。

从我校实际研究环境来看。首先,本课题的研究是我校发展的需要。我校是一所农村六年级普通山区小学,通过调查了解,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。表现在如下方面:1.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,缺乏有计划地学习习惯;2. 习惯于听教师讲,而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; 3. 学习懒散,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 4.书写不规范,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; 5.朗读课文缺乏情感;6.不善于温故而知新,没有复习的习惯;7.观察事物缺乏顺序性、条理性和全面性8.缺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倾听与表达的习惯……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。其次,从我校的师资队伍来看有能力在本课题上做深入研究。多年来,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,开展过“六个十工程”、“守则规范竞赛”、“班级文化建设”、“书香校园创建工程”、“队形队列评比”等多种活动;尤其本学期,政教处和少队部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,拟定了“333工程”,开展了“七个一”活动,这为我们“学习习惯”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,奠定了坚实的德育基础,积累了宝贵的养成教育经验同时,我校有红寺堡区级骨干教师8名,有小学高级教师6名,有新调入的特岗教师5名,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,有崭新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知识积累,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。校长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组长,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,能够提供各种制度保障、时间保障和经费保障;整个课题组是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,有干部、教师及中心学校、教研室等专家顾问,参与研究的是我校的骨干教师和任课教师。总体分析,我校有能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”课题上做深入研究。并努力从“思考”倾听“表达”“书写”“阅读”五个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有所突破。

、课题的界定

“学习习惯”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,需要通过行动研究法,在课堂或课外,通过学校、家庭、班级等环境,结合兴趣、意志、性格等心理因素,安排一定的兴趣活动或专项训练,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,抑制不良学习习惯,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促进学生的学习,使其终身受益。特定课题的准确表述为《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》。

1、“习惯”的定义,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,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。(语出教育,就是培养习惯);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习惯一词的解释:“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;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、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、倾向或社会风尚”。不难看出,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,从个体层面来看,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、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,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。从社会群体层面看,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、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。我们要研究的是学生个体的习惯,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自觉、主动、持久、稳定的行为方式,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

2学习习惯的定义,指这种行为方式是在学习的范畴里予以讨论,并通过学习表现出来的习惯。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。在我们的课题研究里它具体包括“思考”倾听“表达”“书写”“阅读”五方面的学习习惯。

策略研究是指解决不良习惯问题过程中形成的方法和途径;或者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形成的方法和途径。即为实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系统和程序系统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。

、课题研究内容

1.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;

2.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;

3.抑制和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;

研究重点: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

、课题研究目标

1.养成学生听、说、、思、写的良好习惯,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。

2.通过研究,总结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方法与途径。

3.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,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,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。

、课题研究方法

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,以观察法、调查法、经验总结法、个案研究法为辅。

、课题的组织与管理

1.成立本课题的课题领导小组,负责确定研究课题题目,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和计划,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,子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、协调、培训,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控制,形成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。

  长:赵祥

副组长:蔡平  周雪梅

  员:张燕  张红霞  尤红香

2.成立课题研究小组,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。

课题研究小组组长:蔡平

语文:张燕语文课题研究组组长)李婷邵晓娟刘永萍李晓莲吴慧春马金凤丁彩虹李秀琴赵金萍、冯松强、吴桂萍、郭秀珍

数学:张红霞数学课题研究组组长)马小荣马睿、邵蕊、郝萍纪玉虎杨喜周雪梅、马英选、张亚琴

英语尤红香英语课题研究小组组长)、张瑞

、课题研究步骤

1.准备阶段(201110--------201111月)

1)查阅文献,组建研究小组

2)学生状况分析

3)培训课题研究教师

4)制定培养目标

2.研究阶段(201111--------20132月)

1)修订课题《研究方案》,修订《培养目标》

2)制定每学年的《研究计划》

3)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(如从五个重点习惯培养方面进行理论研究、案例研究、文献调查、实地参观、教学评优、论文交流等。)

4)召开教育研究阶段总结会和交流研讨会

3.总结阶段(20133--------20137月)

1)整理研究材料,进行研究成果分析

2)完成课题研究报告

3)形成研究成果

4)接受总课题组的检查与鉴定

、预期研究成果(包括主要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)

撰写《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》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;

汇编《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》论文集;

汇编《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》案例集;

 

 

红寺堡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〇一一年十月

编辑:蔡平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心学校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